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回顾跨国公司的百年发展历程,内部一体化一直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而国际经营机构内部一体化的组织,是跨国公司区别于一般国内企业的基本特征。但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与中小公司之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合作形式——外部一体化,并以此来拓展和延伸组织,现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实行外部一体化的动机何在?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两种方式是怎样的关系,跨国公司该如何进行组织扩张路径选择?各国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即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但是该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遇到了制度性障碍.本文试图分析制度性障碍产生的根源,以及弱化和解决制度性障碍的办法,期望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叙果 《上海企业》2001,(12):30-33
今年十一月份,中国就要加入世贸组织,过去封闭、半封闭的中国经济,就要溶-世界经济大循环.在"-世"以后,对中国企业来说,商品交易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国际结算手段,都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产生利益调整.因此,研究规避汇率的风险,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即即将步入世界经济大家庭的中国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极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认为,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是在一系列失衡的背景发生的,流动性由轴心国产生,通过汇率和利率机制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向外围国传导,再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返回轴心国,多次循环中形成超额的世界货币供给,造成外围国的流动性过剩。本文认为,应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汇率协调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来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呈现非均衡状态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定位应该是“供给领先” ,要在此定位下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择减税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通过减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已成熟,应该选择企业为立足点,结合运用金融政策和其他财政政策,以理顺产权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以企业税收负担,以刺激总需求和扩大总供给,带动经济复苏,力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2%,使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叙果 《上海企业》2002,(12):32-35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极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认为,中国及新若市场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是在一系列失衡的背景发生的,流动性由轴心国产生,通过汇率和利率机制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向外围国传导,再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返回轴心国,多次循环中形成超额的世界货币供给,造成外围国的流动性过剩。本文认为,应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汇率协调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来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治理结构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低的原因在于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以及没有建立激励与结构机制。基于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安排,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管理和行政管理归位;(2)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人格化;(3)解除国有商业银行对员工的无限责任;(4)建立以行业利润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养老需求快速膨胀,迫切需要新型养老模式以补充现行模式.“以房养老”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由于能够缓解当前的养老负担,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就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的推行背景展开分析,随后建立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两种支付方式下的保险精算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参数设定与数值模拟,最后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特性和在我国的实施障碍加以分析,以期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的推行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