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4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信息服务业 中美差距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信息产业“服务”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信息服务是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经济行为,而信息服务业就是从事信息服务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技术最活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信息服务业研究的回顾,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信息服务产业研究视角转变和理论方法沿革的历程。通过研究指出,未来应当将两种视角的信息服务业研究做进一步融合,从而有效弥补两类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以CNKI数据库中"新能源"类目下所有文献为样本数据,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关键词共词网络。引入社群结构抽样算法和G-N聚类算法,对领域研究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引入概念的学科和地域隶属度算法,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域的新能源研究特色领域进行比较分析。从时间维度分析国内新能源产业研究领域的迁移轨迹,并对国内新能源领域演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按照OECD的标准,将我国28个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四类。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比较了四类制造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类制造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其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相关系数随着制造业技术含量的提升而增大;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人均固定资产对低技术制造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我国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加快推动形成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适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需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成为当前经济社会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适配于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可从三个层面分别加以论述:首先,数据资源化层面,数据价格形成以成本法为导向,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整理、加工数据的成本,以及数据质量和数据隐私含量等方面;其次,数据资产化层面,数据价格形成以收益法为导向,重点是在明确数据用途和用量的基础上,通过交易场所或第三方机构释放数据模型贡献度等价格信号,由各方主体在充分竞争和博弈中形成价格共识;最后,数据资本化层面,数据价格形成以市场法为导向,重点围绕数据证券化和数据股权化两方面,参考技术市场等成熟经验逐步完善估值、入表、参股等相关制度体系。未来,应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数据要素特殊规律,逐步建立并完善可以有效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数据价格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水平是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和驱动力量。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标准视角探讨数据要素市场相关的标准化研究及实践进展,从数据确权、登记、评估、定价、交易等市场配置的关键环节提出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建设思路及重点标准研制方向。基于此,应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顶层设计,夯实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建设基础,优化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