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比价,汇率是一国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资助大学生学业的重要业务,然而信用风险巨大已经成为了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评估体系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是该项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利用相关数据,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是影响违约率的主要因素,而收入增加,则收入负债比增加,违约率就会降低。当收入不变时,要提高收入负债比,则需减少负债,即降低利率和延长还款期限,最终提出差别利率和延长还款年限是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就确立了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即使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美元的这一霸权地位也并没有得到削弱,笔者将首先分析近年来的全球经济不平衡、现阶段美国所采取的政策对美元的影响,然后从美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政治力量对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作用来分析美元霸权的长期走势,并认为美元霸权的消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直到美国的综合国力失去绝对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识别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多变量极值模型,运用国内14家上市银行股票市场日收益率数据,对各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做了静态和动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国内银行系统重要性排序与银行规模基本一致,几大国有控股银行系统重要性排序靠前。金融危机以来,所有银行的系统性影响指数(SII)和附带破坏指数(CDI)值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增大。总体上看,不同时期国内银行SII值和CDI值计算结果均远高于相关研究中以国外银行为样本的计算结果。这一方面说明防范系统性风险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重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银行业体系可能存在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是比较成熟的结构化融资工具,能够改变银行贷款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机理、运作模式和运作工具进行基本分析,从成本、收益、风险角度对其运作模式和工具进行综合比较,构建出适合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金融“海啸”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所遭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的由来及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引发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MBS的现状,总结出美国危机对我国推行MBS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