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校科技产业人才和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廷勋 《经济师》2002,(6):109-110
文章针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高校及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人才和管理体制问题 ,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明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依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甘肃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例,借鉴其他一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比较研究后认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张掖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主线,从产业层次、产品层次、品质层次、市场和贸易层次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持续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廷勋 《经济师》2007,(6):217-218
文章在阐明持续农业的形成、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及知识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白色农业、循环农业、“沙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将其进行归类,认为它们是在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持续农业的具体模式。最后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以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为依据,指出了东、中、西部在持续农业发展中应选择的具体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是河西学院所属的高科技生物工程经济实体,也是该校主要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甘肃省张掖市绿色食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承担单位,担负着教学服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任务,是学校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5.
甘肃地方性高校产学研合作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特征,进而对甘肃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能力进行现实分析,指出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是其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并从制度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思路。  相似文献   
6.
微藻具有很强的光合能力,能充分利用无机形式的碳和碳水化合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高品质的蛋白质,是理想的太阳能转换器。在沙漠戈壁通过人工设施装置发展微藻产业,是现代绿洲形式的一种重要体现。文章从微藻及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微藻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我国西部发展微藻产业的优势条件、微藻产业发展的方向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微藻产业作为西部现代绿洲形式的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祖廷勋 《经济师》2012,(10):173-174,176
文章以张掖绿洲资源条件为基础,分析张掖市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从"山地——绿洲——荒漠系统"(CODS)结构出发,以持续农业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祖廷勋 《开发研究》2007,(1):116-118
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种高校内部纵向一体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说,河西学院凯源生物中心的运行模式是典型的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本研究以地方性高校河西学院所属凯源中心的发展为案例,从交易成本节省、制度变迁动力、类型以及地方政府职能、作用等方面对该模式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新制度经济学诠释,并就该模式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是一个位于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市。农业是张掖绿洲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突破传统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洲现代农业,已成为张掖市绿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将绿洲农业理论与张掖市绿洲农业发展实践相结合,探求了张掖市不同生态区域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是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典型,农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在新的形式下,发展低碳农业是张掖市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文章分析了张掖市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探讨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