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横向并购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横向并购没有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改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BT建设模式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小伟 《上海企业》2006,(11):51-53
B(TBuild-Transfer)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项目运作模式,是传统的BOT模式的衍生品。它只考虑项目建设和项目转让,因而规避了项目运营中的风险,目前B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正逐步推广,但由于引入时间不长,在操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就是据此进行分析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一、我国BT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1、BT项目建设费用过大由于BT模式需要经过项目确定、准备、招标、谈判、签署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因而牵扯范围广、复杂性强、操作难度大和障碍较多等问题,导致项目前期建设费用较大。另外,BT模式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缓解资…  相似文献   
3.
45#钢属于中碳钢,可焊性较差,但在特殊结构中,需要与Q345钢进行焊接,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将如何防止焊接裂纹、消除焊接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购,公众股东将会获得超额收益。本文选取已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尽管股价发生很大波动,但总体上没有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本文就此结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借款人可能违约的风险,称之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要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必须降低信息的非对称化程度.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发生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中,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企业重组的狂潮。1997年8月4日,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正式合并。1998年5月7日,德国奔驰公司兼并了克莱斯勒公司,同年12月1日,埃克森公司与美孚公司合并,等等。1997年,世界企业兼并案达21000起,交易额为1.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