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因直接或间接地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相关的现有研究梳理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理论框架基本成熟,研究时空尺度广泛,定性与定量方法兼顾,重视以低碳旅游为热点的策略研究。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影响;在气候变化视角上重视积极影响研究;气候指数和模型的适用性和客观性仍有待深入讨论;小气候与环境的微观变化对景区或某些景观的影响讨论不足;需要重视综合指标和多维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分析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可以提出促进区域休闲农业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选取2010—2016年江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作为数据,基于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法、不均衡指数和数量类型评价的方法,研究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类型构成与发展水平。[结果]江西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上呈现聚集型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市、大型景区周边和交通干线沿线,以休闲农园、观光农园和生态农园等类型为主,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中心,建设五大主题功能片区,优化多层级交通游线组织,加强城市、景区与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的交通联系,并充分发挥休闲农业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培育休闲农业新业态,可以促进区域休闲农业的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福州城市地名空间政治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符号权力和批判地名学理论,以近代以来福州主城区地名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时代地名命名与变更特点,揭示福州城市地名空间政治变迁规律,对当前城市地名规划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地名类型区域差异显著:鼓楼区以体现执政阶层意识形态的事物命名为主,台江区以经济事物类为主,仓山区以景观类为主,晋安区以吉祥愿景类为主;2地名命名与变更呈现去阶层意识形态、求雅求美与商品化的时代演变规律。对宗教事物类地名的扬弃贯穿了整个研究时期,世俗空间与圣神空间的交融、分离对福州地名空间政治建构起到重要作用。3不同时代各社会阶层借助地名表达不同政治立场。当前,资本对城市地名文化重构作用越发显著,地名地方性、时代性和使用权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拓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游客集中系数、年际集中指数、IPA法,从客源地域结构与旅游者类型结构分析福建入境旅游市场动态演变、地市发展差异.研究表明:福建入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但对比全国发展仍显缓慢;客源市场空间高度集中,形成外国人、台湾游客、港澳游客“三分天下”的格局,高度依赖港澳台市场;对台湾、美国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其他客源国、地区优势不显著或不断下降;入境旅游淡旺季不明显;省内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巨大,区域联动性差;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未来市场营销需要特别关注女性、老年人、学生、宗教朝圣等细分市场.研究提出加强客源市场调查、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加强省内外区域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亲访友旅游是全球旅游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之一,亦已成为西方旅游学术界的研究焦点之一,但目前国内旅游学界、政界与业界对该市场的重视明显不足。因此,文章对1990—2015年期间的国外有关探亲访友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与归纳,重点对探亲访友旅游研究脉络、市场细分及其差异、旅游者时空行为、主客关系及其作用、移民联系等方面取得的研究内容进行回顾,指出未来该领域可拓展的研究方向及其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