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翟照艳  王家传 《山东经济》2004,20(4):103-105
文章从体制性和非体制性两方面对农村资金短缺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与启示。农村金融扶持缺失,扭曲的财政体制,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制是造成农村资金短缺的深层次上的体制性成因;农业的低比较利益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准则的矛盾性、投资主体的趋利行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缺位以及农村落后的投资环境等非体制性因素也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短缺性。因此,要改变农村资金短缺的现状就需要在寻求体制突破和增强农业、农村自身吸纳资金能力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农村经济,应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策略,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这一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1.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流出。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和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测算出1978~2001年农村资金净流出规模为7196.3亿元。其中,通过农村信用社净流出额为5171.4亿元。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仅有42.5%通过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留在了农村,其余57.5%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村。而邮政储蓄机构则以只存不贷的形式直接造成2024.9亿元的农村资金净流出。1994~1997年,农村资金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净流出2646亿元,其中,1994年为543亿元,1995年为701亿元,1996年为705亿元,1997年为687亿元。由于资料不全,工商银行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资金存在五条外流渠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 ,农村资金的外流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金融、财税、价格、农村耕地占用、农村不合理收费五个方面分析了 1 978年以来农村资金的外流情况 ,认为 ,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 ,需在截住农村资金外流的同时 ,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和农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资金短缺的制度性成因剖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剖析农村资金短缺的制度性成因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对策。文章认为农村金融扶持缺失、扭曲的财政体制、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制和不健全的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是造成农村资金短缺的深层次的体制性成因;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必须从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一直是我国财经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对会计信息市场失灵进行分析,并对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提出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户投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农户的投融资行为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表现出较强的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倾向;农户的投资行为表现出投资增长乏力、以第一产业投资为主、投资行为短期化、住房投资偏好等特征;针对影响农户投融资行为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户投融资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