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初期,我国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然在制度安排上进行倾斜,既要求农业提供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又要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浅议纳税筹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强制性地、无偿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履行其纳税义务、无条件地及时足额上缴税款。企业作为纳税义务人,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税收作为企业的一项支出,将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税收与企业利益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资产评估结果的民事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评估机构在这些诉讼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资产评估结果偏差问题恰恰是这些事件争论的焦点,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着重回答为什么相同的资产不同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有这么大的偏差,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资产评估结果的偏差,我国资产评估偏差较大现象是否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大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始终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虽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8年的30%左右,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世界平均水平已达45%,发达国家已达70-80%。此外,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亚洲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计量模型计算,1998年中国工业化率为22.6%,城镇化率应该达到42.5%,而实际只有28-30%,滞后10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妨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也是造成近年来内需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翟瑞先 《经济论坛》2001,(14):12-12
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本特点是:数量多、净增量大、地域分布不均衡,这种状况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加剧了我国人口居住环境的压力。关于我国理想人口规模以多大为宜,孙本文教授早在50年代就曾根据我国的耕地、粮食和就业状况,提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8亿。也有人根据我国的能源供应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提出现有人口不宜超过10亿~115亿的见解。而我国到1995年人口就达1213亿,大大超过了合理的人口容量。由于人口的激增和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方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国内评估理论与实务界,对企业收益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深入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笔者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国内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邮寄的方式或直接送发的方式.多数问卷以邮件寄回。全国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涉及到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陕西省、上海市、深圳市、辽宁省、新疆等十个省(区)市,回收问卷230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