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笔者结合收益成本理论及托达罗模型,在对农民预期迁移收益和成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数据,分别对就地和异地两种迁移方式以及迁移前后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显示: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迁移和异地迁移的最低期望月薪差值远远大于异地迁移成本;第二,农民对就地迁移和异地迁移的最低期望月收入分别是农民在农村剔除务工收入后人均月收入的3.42倍和4.80倍,这两个比例数值即是本文寻求的焦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充要条件,并且该比例数值可能会随着不同地区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3.
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收入是最关键的因素。本文就针对如何确定农民向农民工转化的收入临界值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农民向“离家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转化的收入临界值为农民在农村人均月收入的4.80倍;二是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民工的收入临界值为农民在农村人均月收入的2.52倍。本研究的目的是,期望以此标准为政府更准确地制定劳动法中针对农民工最低工资的相关条款提供参考,同时也可指导企业制定针对其农民工的合理薪酬,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胡阿丽 《经济纵横》2006,(12):64-65
当有员工的行为情感或个性失调造成员工冲突时,很容易演变成为员工士气与工作效率的心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