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有计划自觉地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工具,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计量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社会计量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物质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非物质生产,是非物质生产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进行的各种市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与社团等复杂的社会活动,以及全民的家庭物质文化生活活动的总称。组织社会化的大生产,从事各种非物质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把这一需要提到更高的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经济要求在遵照客观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全部基本单位的活动,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出发,来协调各基本单位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活动的内容、范围、规模、速度和比例。为此,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原则和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接近十亿,约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这种情况,加强人口统计及其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生育统计,进行人口发展趋势的予测,乃是充分了解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实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搞好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就必须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问题。按照社会主义的统计理论原则,建立科学的人口统计指标体系,必须符合以下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动在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及各环节本身的分配。每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产生一种特定品种的商品或发生某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务,即产生一定形式的使用价值。为了调节具体劳动的分配,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和劳务间有可比性并实现等量的原则,唯一的办法是把体现各种不同具体劳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