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初步建立了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国有银行对市场的完全垄断,支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稳步增长。但是,前期改革的这些进展并为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业效率低下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根据银监会公开披露的信息,至2003  相似文献   
2.
个人退休金账户是美国创立的一种递延课税退休金计划。所特有的税收递延功能不仅给银行带来了稳定的存款来源,而且也成为美国居民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养老体系的压力。在我国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养老成本分摊机制不甚完善的今天,借鉴美国的经验开设个人退休金账户,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商业银行自身而言,都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弗里德曼-萨维奇困惑"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现代经济学在不确定性决策问题上的著名理论模型是“预期效用模型”。该模型由冯·纽曼和摩根斯坦(1947)以及萨维奇(1954)等人继承18世纪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对“圣·彼得堡悖论”的解答并进行严格的公理化阐述而形成。模型的基本内涵是,不确定情境下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后获得的,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形成的预期效用最大化。预期效用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认为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始终不变,其效用函数自始至终均为凹形向下即风险厌恶(见图1)。同时,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