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入手,进一步延伸分析了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制度选择,即赋予企业经营者剩余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2.
3.
范毅 《中国电信业》2012,(12):16-19
2011年,河南省电信业务总量为533.1亿元,业务收入为426亿元,电话用户总数为6402万,电话普及率为6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总数为4673万。与2002年的数字相比,各项指标十年来年均增长率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分别达到22.8%、10.6%、12.6%、12.9%和37.5%。2012年前10个月,河南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完成504.7亿元、40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2.8%。电话用户新增536.6万户,总数达  相似文献   
4.
权利冲突:逻辑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冲突问题是近年来法理学和民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包括宪法学在内的许多法学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权利冲突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权利冲突的界定,还是权利冲突的形式,无论是权利冲突的原因,还是权利冲突的化解,都既不能没有逻辑视野的开拓,更不能没有现实世界的观照。  相似文献   
5.
出租屋不仅是一项现实的选择,同时还是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有效补充,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农民工以家庭为单位长期在外就业时,如何居住就成为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立宪是现代国家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财政立宪离不开宪法文本,宪法文本立足于宪法规范。宪法概念就是宪法规范。"财政"概念群作为宪法文本中的规范群之一,不仅具有规范性的特征,而且具有整合性的优势。它包括规范整合、价值整合、秩序整合与社会整合等四个方面,其中社会整合是基础和核心。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对现实社会的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社会的解读,二是对现实社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方强  范毅 《中国电信业》2002,(12):46-47
电信业政企分开后,电信行业管理工作无论是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手段还是管理内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市场情况复杂,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工作方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开了电信监管的工作局面,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电信行业管理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在流通领域刮 起了一股“回 扣”之风,在 某些商品购销业务中,“回扣” 做为“好处费”,被经办业务人 员据为己有。致使质次价高的, 伪劣商品得以生产和畅销,造成 国家财产的严重浪费。因来购人 员得到“回扣”而盲目采购。使企业占用大量储备资金,造成库存积压超贮,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更为严重的是,它对人民心理腐蚀破坏的程度是难以估量的。如果不加制止,任其发展,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当前,“回扣”被人们视为行贿受贿的手段,好象一提“回扣”,那便是损公肥私的把戏。其实不然,“回扣”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给宪法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拓宽依法治国的思路,转换体制改革的视角,推进国家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业税开征不能仅从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税源角度出发,也不仅仅是财税体制方面的单一改革,必须提升到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条件具备时开征物业税"以来,开征物业税就一直是政界、学界讨论的热点,取得了一些共识,对物业税的认识也还存在许多争议。最近我们对物业税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开征物业税是必要的,这不但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且可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