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采用增长分布动态法和Maudos面板模型研究了我国城市碳生产率的收敛特征和收敛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我国城市碳生产率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东部地区城市碳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核密度分布下的中间组城市比例下降且大部分流向了高城市组,城市碳生产率存在条件收敛和两极双峰收敛趋势;要素投入结构是促进城市碳生产率增长趋同的主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城市碳生产率增长趋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当前东三省经济绿色增长的水平现状,识别主要动力影响因素,更好地实现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文章基于DPSR概念模型,结合熵权-Topsis方法构建经济绿色增长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东三省33个地级市为例,采用2016年的截面数据,从宏观和DPSR各层面对东三省的经济绿色增长水平予以评价和分析;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东三省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表明:(1)东三省地级市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可以划分为成熟期、发展期和起步期,整体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偏低;(2)辽宁、吉林、黑龙江各省城市的经济绿色增长空间分布特征不同;(3)动力因素研究方面,科技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正向显著的驱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不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资源消耗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负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和多回路的复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空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不同反馈回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彼得·圣吉的系统基模理论,系统思考城市生态空间管控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两个系统子基模,即城市发展成长上限基模和城市生态空间管控效率舍本逐末基模,对以上基模所对应的杠杆解,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多规融合和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等政策予以分析,并结合案例论证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城市生态空间管控对策的提出提供系统性分析的思路,实现城市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