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中小金融机构是金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同大银行一样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但同时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文章以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为例,研究了其发展的处境.提出了其发展过程所面,临的严峻处境,同时提出了加强中小金融机构自身建设,促进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小银行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中小银行的界定都各有不同。本文中的中小银行是指在宏观调控能力、资产负债规模、信用担保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机构整体机能以及服务手段、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明显低于国有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东北亚各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趋同性和差异性,发现目前的东北亚地区,按照蒙代尔所设计的建立"最优货币区"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决定要素都不具备,但金融合作可以分步走、分层面推进,逐步丰富和发展合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6.
中小金融机构是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在资本规模、存贷款业务规模、从业人员规模等方面明显较小的金融企业。中小金融机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从广义上讲,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是指在宏观调控能力、资产负债规模、信用担保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机构整体机能以及服务手段、社会地位都明显低于国有大银行的中小型商业银行、中小型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消费信用机构、邮政储蓄机构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投资者对于股利政策的偏好差别。研究发现:对于现金股利而言,在上涨和下跌的市场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不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在平稳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对于股票股利而言,在上涨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发放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在下跌行情中,投资者更偏好不发放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在平稳行情中,投资者对于是否发放股票股利没有显著的偏好差异。在上涨和下跌的市场行情中,超能力派现和高送转不会改变投资者的偏好;在平稳行情中,只有正常派现和正常送转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超能力派现行为无益于上市公司,高送转还会损害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中股利平稳性政策信号是否能够影响企业经济资源向创新投资项目的 倾斜?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在分离"差异化分红政策"效果后该现象能否继续存在?为回答上述问题,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基于股利信号理论与迎合理论考察了股利平稳性的信号效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股利非平稳企业在创新研发项目方面的投资程度更高,且分组回归结果显示该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成长型企业中更为明显,同时实证检验支持了理性迎合渠道的存在,即投资者的消极情绪直接刺激了非平稳性股利政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讨论"差异化分红政策"的影响,结果证实,在为获得再融资资格进而发放股利的企业中,非平稳股利政策对创新投资的促进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依旧存在.然而,"差异化分红政策"虽能够有效改善我国上市企业的"微股利"发放现状,但也加剧了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的短缺,不利于非国有企业与成长期企业的发展.股利不平稳的信号会引发我国资本市场中公司股价以及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动,进而对实体经济资源配置造成显著影响.以上结论为研究资本市场信号冲击对企业创新等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10.
董竹  张欣 《南方经济》2021,40(10):48-65
为实现消除农村贫困和区域贫困的目标,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精准扶贫战略中,然而学术界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经济后果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以201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在改变变量度量方法、更换模型以及使用安慰剂检验和PSM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了创新绩效,而资源效应(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税收优惠)和声誉效应(增加媒体正面报道数量)是参与精准扶贫所发挥的外部融资作用。最后,基于宏观社会层面、中观市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扶贫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不仅丰富了参与精准扶贫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以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