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于7月10、11日举行座谈会,畅谈学习《决议》的体会。座谈会由许涤新同志主持。与会者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决议》,同时要继续深入学习《决议》,加强经济理论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将会议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向地球开战,向荒地要粮!这一战斗口号迫切要求我们国营农场充分发挥人的革命干劲,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来扩大耕地面积,建立出口商品基地。萝北农场九分场正是处在这种形势下由一个生产队扩建起来的。虽然农机具破旧不全,技术人员缺少,但建场的头一年,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场  相似文献   
4.
提高经济效益与实现战略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科学地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从1980年到本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它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前景。对于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谈谈我们的一些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由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生产力有机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关联。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往往包括若干不同结构、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生产力系统。如果对我国生产力的地区结构作一个大致的解剖,就可以发现,无论是采用“二分法”(东、西部)或“三分法”(东、中、西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研究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实质上主要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这是我国的民族分布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状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正>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而且必须要很好地解决的实践问题。陈云同志早就指出:“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实践表明,人们对它认识如何,在经济计划工作中做得又如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甚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全面估计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后,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12月,党中央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个方针,决定对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以便稳定经济,进而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不久,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又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走出一  相似文献   
7.
今年 1 0月 2 1日 ,是刘潇然 (1 90 3— 1 999年 )先生诞辰 1 0 0周年之日。刘老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我国农业经济学的开拓者之一。作为后学的我 ,我们从相识、相知 ,成为亦师亦友 ,将近半个世纪了。时光易逝 ,记忆永存。刘老在我心目中是位值得敬仰的学者 ,特别是他的人品之高尚 ,更使我崇敬不已。追求真理 不断求真刘老于 1 91 6年入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是学生会中的活跃分子 ,“五四”运动时期 ,是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1 92 4年参加国民党 ,曾任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委员及组织部长 ,因公开反蒋 ,被撤职查办。逃亡北平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