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息披露:三个因素和一个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成熟证券市场一样,信息披露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自1990年底深沪两个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理论界对中国股市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近两年多来,有"寻找股市大智慧"、"国有股减持问题"、"中国股市是否走向边缘化"的主题大讨论;从"赌场论"、"寻租场"、"泡沫论",到"边缘化";有批评"相机抉择"的,有主张"推倒重来"的,有倡导"市场机制为取向"的,有主张"制度创新"的,等等.  相似文献   
2.
TCL和康佳差不多同时进入手机行业,但如今两者的市场表现却相差甚远。作者认为,多元化是否以优势资源为基础是它们差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许宏俊 《经济师》2004,(2):171-171,206
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粤美的、科龙电器与TCL集团三家企业民营化重组案例及其对应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 ,揭示了民营化重组是上市公司深化产权改革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经营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 ,由于场外转让没有触及中国股市结构性要害 ,在现有股权割裂的条件下 ,民营化重组将会给股市改革带来新的难题 ,由此凸现股票全流通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资本市场转轨中的细分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发展和遇到的问题。透过既有的“细分——重构”论分析框架,资本市场是细分与重构的操作平台和制度装置,分摊改革成本,改变转轨路径,加快转轨进程。文章以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及国有股问题的提出为界,提出“转轨下的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转轨”两个命题。中国资本市场内生于渐进转轨,是重构拉动细分的产物。上市公司治理缺陷及其违规问题的集中爆发,是细分滞后于重构的表现。国有股减持与流通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符合资本市场转轨的要求,体现着细分推动重构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许宏俊 《经济管理》2003,(17):41-45
本文试图为解释转轨经济提供一个新视角:“细分-重构”论。透过这个视角,本文将改革阻力分成“细分成本”和“重构成本”,激进改革与渐进转轨可以对应于“细分推动型”与“重构拉动型”。20多年中国渐进转轨的进程可以在“细分-重构”逻辑中得到初步的梳理和勾勒,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许宏俊 《经济师》2003,(12):114-116
文章试图从中国股市的演进的角度分析当前直接融资萎缩的成因及对策。在渐进转轨的背景下 ,股市被定位于为国企脱困服务 ,这个功能定位使之异化成筹集资金的场所 ,并为实现这种融资功能构建了一个 2 / 3不流通的股权结构。这个结构便成为市场上一切问题的根源与症结 ,表现为效率的损失与成本的上升。随着国家“为国企脱困”效用逐渐下降 ,当维持这种结构的成本接近或超过其收益时 ,这种结构将面临瓦解 ,从而导致其直接融资功能的弱化 ,陷入所谓“边缘化”。因此 ,对股票市场重新定位是解决直接融资萎缩 ,走出“边缘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功能定位看,中国股票市场已由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蜕变成为国企脱困服务,使得股票市场异化成筹集资金的场所,并为实现这种融资功能构建了一个奇特的结构。而这个结构又成为市场上一切问题的根源与症结,表现为效率的损失与成本的上升。随着国家“为国企脱困”效用逐渐下降,当维持这种结构的成本接近或超过其收益时,这种结构将面临瓦解,从而导致融资功能的弱化;而一个融资能力逐渐萎缩的股票市场,就是所谓的“边缘化”。因此,为国企脱困的功能定位直接导出“边缘化”结果。走出“边缘化”的要害,在于对股票市场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8.
透过"细分-重构"论视角,粤美的、科龙电器与TCL集团三家企业民营化重组及其对应的三种模式可以得到梳理和分析.成功的民营化重组,对企业实际情况的研究是前提,政府的关系是关键,公司治理的改善是根本.民营化重组是上市公司深化产权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股权割裂的条件下,场外转让不仅不能"曲线救市",而且还会给股市改革带来新的难题.尽快实现股权全流通才是解决中国股市根本问题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