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公众参与治理背景下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一)公众参与治理是实现"善治"的必经之路。国家治理的目标取向是实现良好的治理("善治"),即可以避免"无效治理"并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合  相似文献   
2.
对经济转型国家而言,企业组织的集团化已成为这些国家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2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外学者对转型时期企业集团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集团形成动因的经济学解释,二是对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三是对企业的集团化与附属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以期把企业集团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升级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正全面由短缺经济时代步入生产相对过剩的时代。一个突出表现是,不论消费品市场还是生产资料市场,供大于求的商品大量增加,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经营亏损,效益大幅度下滑。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上半年调查的605种商品中有484种商品供大于求,比例竟占80%以上,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更不举足维艰,应该看到,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产业调整时期有密切联系。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不配套制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没有能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转换,产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
公共受托责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于公共受托责任。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推动着国家实现"善治"。公众参与治理是实现"善治"的必经之路,而提高公众参与性则是国家审计职能拓展的重要方向。在公众参与治理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各级审计机关应主动构建起公众参与国家审计工作的方式、渠道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进入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分析表明:当市场进入的沉淀成本、需求状况、产品差异化以及企业家能力等这些影响市场进入程度的因素由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时,市场进入程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基于促进市场形成有效竞争为出发点,从产业组织政策和企业竞争战略两个角度,本文提出了我国避免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分析与机制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科学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把经济学的研究引向企业内部以来,人 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激励首先要尊重人力资要的经济特性,即产权特性和报酬要求,这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是相一致的。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本认为应从力资本的报酬制度、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三个层面来设计人力资本有效激励的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