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惠的配套政策,使浦东成为世人瞩目的热土,这种率先示范、辐射推动的“龙头”效应,也拉动长江三角洲及其长江流域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我们到长三角等地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该地区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使之享有“中国的王牌”的美誉。一、长三角地区日益完善的综合投资环境,规划了城市建设,产生出  相似文献   
2.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心以浦东作为带动长江流域的“龙头”,通过率先示范、幅射推动的效应,拉动长江三角洲及其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我们到了长江三角洲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长江三角洲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长江贯通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沿江7省1市,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4亿,长江入海口冲积而成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内河出口处,素有中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镇江、常州、扬州、苏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宁波、绍兴、湖州等14个地级城市和所辖的74个县(市),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3个,总人口73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人口密度大,是我国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已经形成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在中国新一轮经济开发开放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车慈慧 《经济前沿》2003,(12):58-60
本土私人企业的迅速崛起,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之一。私人企业日益成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也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企业按照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目前已进入交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广东省农资企业如何发挥优势,跨越国界、技术创新、引导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强劲势头。亚洲区域内部贸易的数额已超过亚洲对北美与欧洲的贸易总和,甚至到1992年为止也已接近亚洲对欧洲、北美的贸易总和。这种发展趋势,将对未来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东亚区域贸易的扩大,将使东亚地区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国际贸易投资新热点,也已引起区域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的密切关注。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萨蒂什·杰哈博士说:“经济增长既得益于贸易发展,也是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亚洲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正好给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美国一位前任驻菲大使博斯奥在研究了东亚地区内部贸易的增长情况后得出结论:“美国现在需要东亚的程度至少和东亚需要美国的程度一样”。一家美国公司的执行董事道格拉斯·柏克早就预言:“到本世纪末,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比亚洲对欧洲或北美洲之间的贸易要重要得多。”而现在预言已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广州外贸企业的现状,提出实现外贸企业市场化经营模式OEM经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农垦改革面临严峻的产品市场挑战,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更新观念;培育主导产业;取得市场综合效益;发展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组织网上交易,最终完成产品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8.
把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逐步壮大集体的经济实力,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影响到农业的长期发展方式,并且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强化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功能,本文重点研究如何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托,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兴农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农垦集团事业的现状,从蓝海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拓展市场的新思路:旅游新资源开发、发展外向型农业等方面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农垦企业市场开发的发展步骤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唐宰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义.”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断地追求“经济”这棵“大树”增长,而“环境”,就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