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辜明安 《财经科学》2007,(10):61-67
物权保护采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抑或物权请求权模式,在学界有不同看法.前者虽有其合理性,但弊端更为显著,不仅可能模糊侵权行为法的功能,更有颠覆侵权行为法价值的危险,在立法上不足采.对后者来说,一方面,物权请求权使民法的性格得以彰显,符合请求权作为权利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物权请求权不能为侵权法所吸收,且具有独立于债权的实证依据.因此,物权请求权模式具有更充分的存在理由.  相似文献   
2.
实现公司经营的规模化,加强实施“大公司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可能面临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这更是一个现实和急迫的问题。就目前各国大公司构建的具体情况来看,加强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的构建是一条成功经验。 概言之,母子公司是指公司间基于控股而使法律上仍各自独立的公司形成的联合与控制关系的公司结构形式。其中母公司是指掌握其他公司一定比例股份或出资,从而能实际上控制其营业活动的公司,与此对应,其一定比例股份或出资被另一公司拥有并受该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称为子…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危机是我们面对的矛盾现实境况,然而既有的人类生态理性无法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反思唯经济发展的政策理性和物质中心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地球环境是人类的整体性利益,人在自然界中的利益份额应该设定边界,认识到自身对于自然力量的卑微地位,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等基本观点,为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抑或因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都应当进行赔偿,而且对于违约中的精神损害,仅仅依靠侵权法来保护是不够的。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实际上是对合同附属义务之保护义务的违反,对该义务的违反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依合同法救济较依侵权法救济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