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虎陈霞  郭旭东  连纲 《经济地理》2011,31(3):464-469
基于行政村空间尺度,利用四川省彭州市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葛仙山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葛仙山镇19个行政村农村非居住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集约度空间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葛仙山镇农村非居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属于相对不集约利用水平,各行政村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从空间分布来看,地处北部丘陵山区的行政村,非居住建设用地比重较高、单位非居住建设用地GDP产值较小,其非居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葛仙山镇属于最低水平,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而地处南部平原坝区的行政村,非居住建设用地比重普遍较小、单位非居住建设用地GDP产值较高,其非居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普遍属于相对高度集约和中等偏高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尝试采用DEA方法测评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及69个县市1996—0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效率,进一步分析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发现: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效率普遍较低,11个地级市中除宁波市、湖州市和嘉兴市为DEA有效外,其余8个地级市均为DEA无效;69个县市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也普遍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进一步将建设用地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结果发现: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规模效率普遍较低,且与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情况一样,呈现出自北向南梯度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是影响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规模效率较低抵消了利用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较高所带来的影响,才造成近10年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效率普遍较低的现象。因此,提高浙江省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特征入手,结合扶沟县集约农业的生产实践,分析了传统农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立体种植等技术在现代集约农业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实现集约农业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在现代农业中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生态环境意识的缺乏则是形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成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