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世界市场、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的理论依据,说明了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向制度形态转变的一种现实选择,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过去人们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存在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不全面性。实质上,生产力是人的能力,是解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力量。所以生产力的根源是人,离开人无所谓生产力。因此,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人的自身能力,发展与人相联系的物质手段,这就要求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创制有效的机制,制定正确的政策,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要求企业追逐利润时要考虑以企业员工为主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分析SA8000标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我们既要注意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以这一标准的公共利益属性谋求本国利益的现实,也要看到其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正面效应。中国只有摆脱纯粹发展主义的影响,才能促使人们认真思考经济发展的伦理意义,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有序发展,使中国经济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对工业化以来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裂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中国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在进行战略设计时,必须从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出发,立足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