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爱国主义形态转变之嚆矢:近代中国海防爱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由古典到近代的形态转变是时代的要求。近代中国海防危机牵引下的爱国主义喷涌澎湃,既有古典爱国主义传统中御敌献身精神的延续传承、发扬光大,又有学习西方这一爱国主义近代要素在反侵略中孕育萌芽。鸦片战争前后海防前线的爱国实践,开启了爱国主义的形态转变,“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近代爱国主义萌芽是在海防反侵略实践中孕育、在总结反思海防战争失败中被明确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从研究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必要性入手,系统地总结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二者之间关系上的论述,能够正确理解、坚持以新安全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是解放思想打开了中国人长期的思想禁锢,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那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无疑是保证中国人立足本国国情,循序渐进进行改革的重要保障。实事求是不仅需要从认识论的维度加以理解,还需要从价值维度加以分析,只有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加全面地回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因,进而更好地“实事求是”,才能在新时期新阶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继续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4.
邵先军  王德侠 《经济师》2010,(8):37-38,40
人类劳动如果盲目地改造自然使之适应自身的生产与发展需要,就会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理论的核心是要求人类以劳动为媒介正确处理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走上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发展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整体实力、不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表现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竞争力表现来探讨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面临的挑战,能为中小企业的深化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