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核心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发展壮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个完善的核心员工激励机制。因此,企业要把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摆在突出的位置。本文在分析核心员工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三个具体方面探讨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全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乡镇企业产生的原因极其发展的动因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拟从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角度,探索中国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对乡镇企业制度变迁的可能性趋势作出预测。1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1984~1989年,乡镇企业产生和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市场短缺无处不在,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日趋成熟并已发挥出明显的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剩余…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立良性的企业制度,使企业与员工在人性管理与制度约束的博弈中达到双赢,是当前理论界、企业和员工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人性的角度,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就如何设计企业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产能过剩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譬如在我们国家,2006年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产能过剩.200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2005年的固定投资增长在20%以上.全行业企业平均开工率仅40%左右.  相似文献   
6.
自十八大以来,在被查处的国企高管中,涉及垄断行业的人数众多,垄断性国企表现出来的低自律性和群体腐败现象已经不容忽视。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对其监督主体和制度体系本身的思考。在垄断性国企运作的过程中,权力机构的设置和制度体系的规划并不健全,因此政府监督便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垄断性国企因为所处的战略性地位和掌握的战略性资源,可以和政府处于相互博弈之中。基于此,可以通过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政府监督策略的选择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垄断性国企的自律性和腐败收敛,并就中国垄断性国企自律性的提高和腐败现状的整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海元  卢佳友 《技术经济》2002,21(11):33-34
1.地方政府介入企业并购市场的动机 1.1甩包袱型.这是地方政府将企业当作了财政包袱,因为有的地方实在是让这些企业拖得头痛,年年要支出大量补贴,不知何日是头.财政分级包干后,地方财政必须自求平衡,而地方企业的亏损补贴往往会使财政陷入困境,连行政工作正常支出都感到困难.于是,甩包袱就成为了第一需要,当并购出现时,就将企业推向并购市场,或让其兼并,或让其收购,以尽快甩掉包袱,减轻财政负担,丢掉无底洞.地方政府出于消灭亏损企业、甩掉财政包袱的目的介入企业并购市场,因此,企业并购一般都是亏损并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了单个甩和一揽子甩这两种具体的方式,地方政府都希望这样做能使这些企业活起来,继续为本地经济发展作贡献.既甩掉包袱,又能刺激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9.
论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预期与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发生,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在经历着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六大高科技领域为基础,全球经济正在兴起九大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而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又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关键.本文仅对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中的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14—2018年3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且以高管团队异质性为调节变量,主要从高管团队的年龄异质性,教育水平异质性,职业背景异质性和海外背景异质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和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而高管团队职业背景异质性和海外背景异质性对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