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本文基于两步运用价格楔法,以中国出口优势产业为例量化非关税壁垒,改进了已有方法在概念和数据上存在的不足,使非关税壁垒在国别和时间上具有可比性。结论表明,在中国出口车辆及其零部件产品中,整车遇到的非关税壁垒高于零部件,并且马来西亚的整车非关税壁垒最高,印度的车辆零部件非关税壁垒最高;在中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产品中,非针织、钩编类服装的非关税壁垒高于针织、钩编类服装;此外,通过GTAP模型模拟发现,非关税壁垒自由化的福利效应远远高于关税壁垒自由化的福利收益,并且当考虑非关税壁垒通过生产技术或消费偏好的路径影响贸易时,福利收益更高。本文的研究方法可应用于贸易自由化谈判的非关税壁垒量化中,弥补中国在关税减让中付出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虚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投入产出的关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西方经济学对此的解释争议较大,且缺乏整体性;由于网络经济中新的生产方式对马克思经典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我们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网络经济虚拟性的根本特征,对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雷强  郭白滢 《发展研究》2013,(12):18-25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能源消费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到煤炭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内,城市化率和煤炭消费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并且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大于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的贡献率具有持续拉动作用,而相反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对城市化贡献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以及实现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会展企业资源整合路径——虚拟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瓶颈”入手,分析了会展企业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整合的途径———虚拟化经营。进一步阐述了虚拟会展企业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郭白滢  周任远 《金融研究》2019,472(10):188-206
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互动,其中包括信息共享与社会学习。本文基于2005-2018年我国A股市场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数据,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实证分析了信息互动对于基金持仓决策以及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信息互动对于基金持仓决策具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决策情景与市场行情下其影响具有差异;(2)基金信息互动的影响可以分为“同城效应”和“异地效应”,不同城市的两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城市基金的市场影响力也有所不同;(3)基金信息互动通过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对于股价长期特质波动具有降低作用。本文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分析了私有信息在机构投资者之间传播产生的影响,为认识机构投资者决策行为与股票市场价格异象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开源经济是基于开源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之所以受到学界的关注是因为开源经济对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参与者利己与利他双重行为倾向违背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开源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治理机制相比传统企业制度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高效性;开源软件生产克服了公共物品供给的难题等。但是,开源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开源经济的研究对于在现时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