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6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和前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责任制在许多地方已初步建立起来,正显示出自己的强大生命力,但也伴随着一些争论、分岐和担心。 责任制是长期方针,还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2.
电力需求侧管理期待五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汶 《广西电业》2005,(10):55-56
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简称DSM)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责任制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显示其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围绕着什么是“包产到户”各有各的解释,存在着争论和疑虑。何谓“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体现了生产队内部的一种经济关系。它的经济主体是“生产队”,承包者是“户”。“包”是把“生产队”与“户”联系起来的“媒介”或纽带。“包产到户”是以承认“生产队”的存在为前提的,又是以确认“户”的管理责任为杠杆的。两者各有权、责,既保证生产队这种经济主体的地位,又便于“户”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其一,生产队占有生  相似文献   
4.
一,土地要成为商品,也能够成为商品理由之一,按照我国国情,土地,尤其是农业用地十分宝贵。所以,对于土地的节约使用,不仅要有行政约束,还必须有经济约束。理由之二,长期以来,国家及所属单位征用农村生产队的土地,一直是作价处理。土地既然与一个等价货币额进行交换,事实上已经把这部分土地商品化了。理由之三,既然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中机器等重要生产资料能够成为商品,农业中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资料也能够成为商品。理由之四,在我国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中,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粮食市场中,特别是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粮食批发市场,不能办成国家议价粮食调拨中心。这里,令人忧虑的是粮食价格的波动。必须看到,在粮食市场中,粮食价格的升降是正常现象,正是这种升降才有利于供求平衡。问题在于粮价大起大落,破坏性则很大,应当避免。 如何克服粮价大起大落,最简单的办法,是国家在粮食市场实行限价(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  相似文献   
6.
一、副食品需求的新趋势——副食不“副” 绝大多数人在温饱问题解决后,营养问题就摆到人们的面前;粮、油等主食问题基本解决,莱、肉、蛋、奶、果等副食问题就上升到显要的地位。我们的社会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的食品正在由生存型向营养型转变。足够的热量,较多的蛋白质,较齐备的维生素,以及其他保健因素,除主食外还需要由多品种、高质量、新鲜保洁的副食品来提供。可以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体魄和智力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副食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农民种田,惜粪如金、以前,农民为争夺城里厕所粪便闹得“打群架”;最近.安敷淮南市区和郊县县城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现象:农民不进城拉粪了,公共厕所粪水外溢,成为市政管理的一个难题。无独有偶,郊县、城市郊区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尿素零售量下降25%,碳氨下降32%,磷肥下降36%。据对郊县不同类型地区的12个村调查,抛荒土地达136.9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6%。就是种粮,也轻视管理,“不求高产、只求够吃”。据我所知,不少地方情况远比这里严重。与郊县的市人民代表座谈,他们一致反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相当低落。经初步研究认为,这并非偶然,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8.
<正> 通常,宏观经济注重社会目标,微观经济(工商企业)注重利润目标。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往往发生冲突。不过,社会目标与利润目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一、社会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依存性社会目标是对工商企业所提出的增进社会效益的要求和指标。要了解社会目标,必须了解社会效益的完整含义。社会效益是什么?首先是指商品所能给予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使用价值给人们以经济上的实惠,审美价值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生态价值能满足或改善人们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其次,社会效益是指给予企业外部经济总体效益所能发挥的作用。比如煤炭生产,给许多企业提供一次能源,还能通过火力发电转化为  相似文献   
9.
金汶 《经贸实践》2010,(10):41-42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是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降低金融风险、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为先进生产力腾出空间、推进节能减排、构建集约发展新格局的迫切需要。日前,省政府就淘汰落后产能出台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