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从拓宽非经营性收入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非农就业和精品特色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嘉兴市农民连续6年增收的主要原因有10个方面:1)落实各项惠农政策,2)增加财产性收入,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发展精品特色农业,5)加大农业农村设施投入,6)培育多种市场经营主体,7)推广先进科技,8)实施“两新工程”,9)开展各类就业培训,10)加快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高技能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有人称其为灰领、银领或高级蓝领。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如维修电器、生产企业中的高级车工、高级模具钳工、汽车维修技师、加工中心操作技师等。与一般蓝领工人相比,灰领的智能结构和职业特征明显。既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有动手实践的能力,是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面对“入世”,我们该作什么适应性调整?这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一、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基地化,它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尤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这一转变。目前,我国农业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农业进行了改造,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其生产手段、经营管理方式仍相当落后,大部分未摆脱手工…  相似文献   
4.
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与治理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纷纷涌入非农产业,并异地居住,许多农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解决农宅闲置问题,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造成农村宅基她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因素,应尽快明确宅基她产权,加快宅基地立法和规划,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鼓励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全面提升土地执法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乡镇区域特色经济面临发展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7.
钟在明 《浙江经济》2006,(14):55-56
如何在高起点上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领跑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嘉兴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入世之初,专家预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出口优势.如园艺类产品、蔬菜、畜产品等。但事实上,这种优势却因绿色壁垒等原因屡遭阻拦,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间产生了较大偏差,如何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终身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出发,剖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众多因素,阐述了多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全社会合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分析满足就业能力与市民化现状,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综合素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大量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发现,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存在明显的职业特性,其就业能力需求与社会化培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需对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行业职业导向服务、培训管理与技能运用效果等制约因素作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