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3.
4.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之际,适逢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兴衰成败非常关键的十年之始。作为一个从事收入分配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自然会对在今后的十年中如何推进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作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5.
6.
(一)方向1956年工资改革以后,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演变定型的那套工资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针对这个根本弊病,我国企业第三次工资改革,从广义来说,无论是1979年开始的工资的一个局部,即奖金制度的改革,还是1984年开始的工资制度全盘改革的试点,改革一直是把工资分配分解为国家对企业(劳动者集体)和企业对职工个人两个层次来进行的。就国家对企业这个分配层次来说。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经过1952年和1956年两次工资改革建立起来的。在当时,它取代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也取代了革命战争年代在革命队伍内部实行的军事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初步体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分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崭新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们对职工福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不甚了了,以致在实际工作中把多种直接、间接归职工个人受惠的费用,甚至同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毫无关系的费用,都以职工福利的名义开支,使职工福利成为一盘"大杂烩"。因此,从理论上搞清楚职工福利的科学内涵,明确其使用范围,无疑是有利于克服实践中存在的那种混乱状态的。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市场化——中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