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来自资管新规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原  陈世来  陈昊 《经济研究》2022,57(1):137-154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选取基于这一目标而实施的资管新规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为样本,检验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金融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投资显著增加,表明强化金融监管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从而支持监管有效观。进一步检验发现,资管新规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及民间金融发展水平和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压缩金融投资、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资管新规发挥这种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此外,资管新规对持有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的企业都发挥了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但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配置较多的企业。本文为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初步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为进一步释放金融监管的制度改革红利,进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世来 《商》2013,(1):12-12
长期以来,企业道德风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还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和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角度提出了对防范和治理企业道德风险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股票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场所,有效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不仅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目标,更是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股票上市这一特殊场景,利用中国1999—2018年A股非金融类IPO企业样本,考察IPO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IPO前,企业IPO后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及IPO超募的企业。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IPO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两条路径。本研究为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好地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