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志丹 《时代经贸》2012,(2):202-202
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公务员素质能力,对提升政府效率、增强体制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公务员素质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可靠保证,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全面提升公务员能力,必须健全组织人事工作机制,提升公务员适应现代化的素质能力水平;强化公务员能力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健全公务员考绩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公务员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2.
全民创业激励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创业不仅对巩固和发展我国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小康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必将对实现富民兴国的长远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对创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对创业激励机制的建立,认为政府主要应从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四个方面加强对全民创业的激励引导。  相似文献   
3.
陈志丹 《魅力中国》2011,(15):84-85
李清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取得杰出成就的女作家,尤其在词作方面,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旬并且提出了自已的理论主张。然其成就的取得是用自己血和泪在书写,词中愁情又怎是仅仅一个“愁”字了得,其中蕴含着鲜为人知的对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控诉。  相似文献   
4.
一、多元融资体系是体育产业化的必要前提 中国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体育产业只占GDP的0.2%(美国则为2%).而且,体育产业政策和运作机制不够灵活,还带有相当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由于政府长期对于体育事业的全资辅助,体育作为独立产业的市场潜能未能充分发挥.但是,中国体育产业的增长前景是光明的,特别是在北京成功承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有利条件之下,中国体育产业获得了国内外资本的青睐,各种金融机构,如证券、基金、银行和保险等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体育产业,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培育我国的体育资本市场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江阴大胆探索,创新实践,与时俱进地坚持体制创新,坚持不懈地做强民族企业,坚定不移地创造信息化时代,在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始终明确自身的历史定位,将国家大政方针、外部环境变化与江阴的实际紧密结合,找准发展突破口,不断实现新飞跃,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2007年9月,江阴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住了软件服务外包大发展的机遇,在江苏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果断启动了江阴软件园的筹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注意力经济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该理论在体育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和个人的认识,提出体育的注意力营销三大手段,并总结出相关规律,为现代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注意力经济下的体育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营销及其优越性 体育营销就是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由于体育是一种充满魅力的特殊媒体,具有最理想的传播功能:传播力强、抗拒性小、易亲近、易建立忠诚度(运动迷)等特点.这些独特的特性,令体育营销越来越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8.
自从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高校扩招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对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升学深造的渴望,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乃至推动经济内需,促进社会消费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急剧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2 年的145万,2005年增加到338万,2006年更将达到413万,毕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以营销理论为指导,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就业推广体系,是高校就业工作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奥运会是全球性最具规模的体育赛事,将经济因素充分考虑进奥运会,并以奥运会为载体考虑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始于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是全球性最具规模的体育赛事,将经济因素充分考虑进奥运会,并以奥运会为载体考虑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始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分析的宏观视角,通过相关统计数据的获得,对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奥运经济的相互影响作一些分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这将为北京以奥运为契机的借势经济提供一些决策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