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对比分析2008年所得税制改革前后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效果显著,在科技成果成果转化以及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方面未实现预期效果。基于此,应优化中小型高新技术类企业科技人员费用扣除政策,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而言,公开市场操作因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微调性而备受各国中央银行青睐。尤其表现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方面,美国和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市场限制进入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制进入出租车市场的各种条件的合理性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限制进入的几种方式出发,分析不同方式的合理性。根据我国出租车行业的特点指出,目前出租车市场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制定合理的限制进入措施,因而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尽快转变服务方式,加大行业内的技术投入,提高司机进入行业的标准,放松对车型的管制,从而提高出租车的服务质量,达到管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一、二、三"的传统模式调整成"三、一、二"的发展型模式,最终优化成更合理的"三、二、一"的现代化模式,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其变动过程也暴露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完全释放,第二产业就业增长乏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央政府考核标准的改变,财政支出竞争对居民福利的影响会有所变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将支出竞争分为初级和高级两阶段,通过博弈论和实证方法,研究支出竞争对居民福利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以资本为目标的初级阶段损害了居民福利,而以资本、人才、制度等多重指标为目标的高级阶段则有利于居民福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租车行业价格管制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洪  陈明艺 《中国物价》2005,(4):17-22,16
本文认为,尽管存在管制失灵问题,出租车市场存在的缺陷决定了有必要进行价格管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定价模式。结论是,区域性特点导致不同国家及城市采取的定价模式不同。我国应根据目前城市发展现状选择合理的定价模式,本文还提出了改革现有管制价格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效率损失“生产型”增值税将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视同新增价值进行征税,形成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产生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则重复征税越严重的问题。“生产型”增值税的这一属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和发展方向。我国实行了10年的“生产型”增值税已显示其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1.扭曲投资方向。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对纳税人外购资本性商品所含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这部分税款便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以折旧形式逐渐转移到新创造的商品价值中,成为该商品销项税额的组成部分而形成重复征税。…  相似文献   
9.
我国成品油定价实行最高零售限价已三年有余,价格管制在平抑国际油价冲击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管制效果备受争议,政府的补贴政策也饱受诟病.基于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石油双寡头、寡头与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表明:最高零售限价不能解决高油价问题,对形成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格局作用不大,而且政府在与石油寡头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针对国有石油企业的补贴政策将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我国成品油定价改革方向为市场定价,根本问题是尚未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成品油定价改革应在培育垄断竞争格局的基础上,改革燃油税为从价计征、完善石油储备体系,为市场化定价改革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退税政策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纺织服装业为研究对象,采用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的样本数据,对该产业出口退税率变动和月度贸易顺差增长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退税政策失效。基于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原因后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转变出口退税政策的目标为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附加值,这不仅是保证今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而且是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