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基于甘肃、河南、广东三省18个县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分别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分布栅栏模型对中国农村患者门诊和住院需求量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支付能力是制约农村患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医疗需求的重要因素。医疗保险的覆盖有利于提高农村患者的门诊和住院消费。对于贫困患者而言,疾病史、行动障碍及自评健康水平对其医疗需求行为的影响与非贫困农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核算了各省份政府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得分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人口密度、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均GDP、财政分权和医疗体制改革等社会、经济和政策变量则是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样本构成的面板数据,使用PSM-DID识别策略,严格评估了农村低保对受助者政府信任、社会信任和社会问题主观感受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农村低保能够有效提升受助者尤其是贫困受助者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2)获得低保可以改善贫困受助者对邻居的信任程度,但同时也会削弱其对父母的信任程度;(3)农村低保能够有效降低受助者对贫富差距、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严重程度的主观感受,且该效应在贫困群体中更为突出;(4)在改善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以及缓解社会问题严重程度的主观感受方面,农村低保在西部地区的作用不如在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