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是总量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外贸结构变迁和外贸结构成长的过程。本文从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贸易地区结构、贸易的省内区域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五方面,以中部地区外贸龙头省份安徽省的外贸结构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根据产业变动率和城市人口增长率可将城市划分为四种相对类型:创新型、增长型、成熟型及保守型。该文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分析表明,总体上我国成熟型城市比重较高,保守型次之,而创新型和增长型城市比重偏低;9个主要大城市中上海、深圳为创新型城市类别,北京、广州、重庆及南京归为增长型城市类别,而天津和西安属于成熟型城市,武汉呈现保守型城市特征。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所属的发展类型,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这9个城市未来发展的速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政府支出与政策对城市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绝对规模普遍偏低,地区内部城市人口集中度高,区域间集中度差异大是我国目前城市化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政府作为城市化主导力量,对城市规模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个人效应函数推导出城市人口集中度决定方程,选取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规模集中分别有抑制和促进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城市集中程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日趋放松的人口迁移管制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使得城市首位度提高,城市人口更为集中。因此,改变政府激励,培育市场机制,综合利用产业、贸易、交通等多种渠道,将有利于调节我国不平衡的相对城市规模分布格局,实现合意的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采用VAR模型对江苏1980-2010年间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间有长期的累积循环效应,但效应较弱;人口城市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提携作用较小;经济增长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波动和滞后的;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很弱,甚至两不相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