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本文采用CHIP2007全国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决策及自我雇佣收入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自我雇佣收入与工资获得者收入的差距对农民工自我雇佣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都影响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和收入水平。从事自我雇佣者的收入要高于工资获得者,但从事自我雇佣的人力资本回报率要低于工资获得者。自我雇佣与工资获得者的预测收入差距对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二者收入差距的对数形式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工的自我雇佣概率提高87个百分点,表明在工资部门中受到的歧视将使农民工被迫选择自我雇佣就业形式。  相似文献   
2.
黄志岭  王冰 《浙江经济》2005,(22):61-61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体现杭州都市性质和特点的、能发挥杭州城市功能地位和作用的现代服务业,是杭州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7年浙江省企业职工调查数据探讨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差异问题。形成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的巨大差异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与上比农民工分别高出20.2%、29.0%和35.8%;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差异解释了两类工人在上述三项社会保险参与上的30%左右差异,户籍歧视是造成两类工人差异的主要因素,平均在7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先前一些研究仅仅关注城乡工人的工资差异是不够的,同时本文也揭示了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CHIP2007年数据探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收入上的差距问题。本文发现,以小时自我雇佣收入衡量,城镇职工的收入为15.04元,远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7.09元;形成自我雇佣收入巨大差异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资源禀赋差异,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受到的户籍歧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事自我雇佣年数的增加、健康的改善、初始资本以及自我雇佣规模的扩大均对自我雇佣收入有正向影响,教育对自我雇佣收入的作用远低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从城镇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各自的影响因素来看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Cotton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25.41%,剩余的74.59%归结为户籍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城调队数据估算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相同学历的群体,处于过度教育的个体要比适度教育者的收入低4.8%,表明过度教育将会导致个人收入受到损失。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并非因为教育投资过剩,而是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所致。同时认为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对高学历人才的吸纳等是缓解过度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险体系对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村体系,而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淳安县临岐镇农村养老保险的调查,对农村养老的参保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志岭 《经济论坛》2009,(20):38-40
本文认为H—T模型的几个假定与我国现实不吻合,它的结论并不适于我国。本文提出的模型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得修订后的模型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并得出相反的启示: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会增加我国的经济总量,而且有助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