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转型时期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双轨制特征,造成技术引进的成效不理想,国内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不够等。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深化技术引进工作,扩大技术引进成效,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宜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等,是优化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位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问题的看法的比较与评价,说明经济发展过程就是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亦即分配中利益关系的重组与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尽管规模分配呈倒U变动规律,但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仍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经济学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认识,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发展政策失误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已经形成的国际技术经济关系,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三种模式,即单纯引进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并认为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模式的演化升级,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4.
产权与资源的稀缺性和外部性两个问题密切相关.专利保护促进了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弱化了发明创新的外部性.专利制度是激励技术进步的有效的产权安排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