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的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蒙后,文学创作中的欲望抒写喷薄而出,既是对国家主义的反拨,又是现代性感性主体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
何刚晴 《理论观察》2013,(11):1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从人的本质出发,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主体;从劳动异化入手,批判了世俗运动的经验主体.马克思主义重构主体性,以启蒙思想家卢梭、狄德罗等思想为资源,提出了感性主体的全面发展是解决人的异化等问题的必要手段,从现代性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是以感性为哲学核心的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以人在历史的实践中建立起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王国为终极目标,解决感性主体和理性主体的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真正自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