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对高校学生公寓进行火灾风险研究,运用FDS软件中的大涡模型模拟某高校腾龙公寓发生火灾后的烟气运动特征和区域温度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火灾初期烟气快速聚集,温度缓慢上升,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期;当火灾进入明火燃烧阶段时,火势将全面爆发,室内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火灾难以扑灭。安装喷淋系统和排烟系统后,火势将得到明显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钛白粉副产品绿矾、氯酸钠、浓硫酸为原料,用氧化法制备了聚合硫酸铁(PFS),再加入绿色稳定剂磷酸二氢钠,制得一系列不同磷铁摩尔比的稳定性更高的绿色絮凝剂PPFS。通过水浴实验和不同熟化时间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实验,考察了n(P)/n(Fe)对絮凝剂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既能提高絮凝剂的稳定性又能改善其絮凝性能的稳定剂的最佳配比:n(P)/n(Fe)=0.1。综合考虑絮凝剂稳定性、去除效果、絮体沉降性能以及出水质量等因素,PPFS是大有发展前途的绿色环保友好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3.
学生宿舍楼消防系统的改造是当前许多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以某高校学生宿舍楼为例,在充分考虑原有消防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对原有消防系统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安全疏散通道、疏散照明及灭火器配置进行了改造设计,增设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过改造,新消防系统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减少人员疏散时间,从而保障学生宿舍楼内人员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聚法制备了新型绿色絮凝剂---聚硅硫酸钛铁( PTFSiS ),通过XRD 法、红外光谱法、粒度分析法和Zeta电位测定法对PTFSiS 进行了表征,并与聚硅硫酸钛( PTS)和聚硅酸( PS)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TFSiS与PS相比具有更大的粒径和更强的电中和能力。聚硅酸与钛、铁的反应过程中形成了框架钛结构Ti-O-Si 和Fe-O-Si结构。通过XRD 图谱分析表明PTFSiS 中形成了新的物质Na3Fe(SO4)3·(H2O)3、Na2Ti(Si4O10)O 和 Na0.68Fe0.68Si0.32O2。采用烧杯实验对PTFSiS 去除模拟乳化油废水中的乳化油的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投加量为0.3 mmol/L(以钛离子和铁离子计),最佳pH值为7.15时,浊度去除率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5%和99.9%。  相似文献   
5.
以大冶市一工业园区农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u和Pb的形态和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各形态、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究土壤本身性质对工业园区农用土壤重金属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园区农用土壤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为:CuPb且Cu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b含量与Cu_(有效态)含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工业园区农用土壤中重金属Pb与Cu_(有效态)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较强。工业园区农用土壤pH值与Pb_(弱酸提取态)含量、Cu_(可还原态)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有机质的含量与Cu_(可氧化态)含量、Cu_(可还原态)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可见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均会对重金属Cu和Pb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普通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起步晚,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湖北理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个转变、两项结合、三大突破"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地位、挖掘了实践教学资源、优化了实践教学组织。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初采期瓦斯已成为制约综放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的"瓶颈",也是通风瓦斯治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经济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综放工作面初采瓦斯时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综放面初采期顶板瓦斯高抽巷实际抽采情况,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找出初采期瓦斯治理最优抽放负压以及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为矿井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为确定高校宿舍的安全等级,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宿舍火灾风险进行评价。为了提升该方法的通用性,采用头脑风暴法尽可能多地列举出影响高校宿舍火灾风险的因素,从中筛选出与火灾风险关系较大的18个因素作为综合评价的第2层次因素。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将人、物、环境和管理这4个方面的因素作为综合评价的第1层次因素,并将18个第2层次因素归纳到4个第1层次因素之下。综合评价法将主观判断与客观计算相结合,不仅能够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还可以通过对各评价指标的分析找出所评价对象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