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中美西北地区近代城市化主要过程的基础上,对两国西北地区近代城市化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波动大,美国西北部城市化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近代中国西北城市始终没有摆脱封建城市属性,而美国西北部极早引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时,对中美西北部城市化动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甘肃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省,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偏低,非农就业困难重重.本文从甘肃省农民工就业的规模、行业、地区以及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等入手,分析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省农地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苑  汪洋 《开发研究》2003,(5):56-57
由于农业发展缓慢 ,农地制度创新已不可避免。从甘肃实际看 ,宜采用渐进式改革 ,强化农民现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 ,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实行“国有永佃制”。同时 ,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立法保障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城市化、就业结构变动及出口商品结构等六方面分析永昌县经济发展阶段认为,永昌县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新型工业化发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永昌县应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冶金及食品制造产业等主导产业群,力争把永昌县建成西陇海兰新线甘肃段重要的化工、冶金基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食品基地,在与金昌市产业对接和互动中,发展接续型环保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5.
何苑 《开发研究》1998,(4):23-24
我国家电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何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730070)经济改革以来,随着基本生活消费品和传统消费品消费需求的基本满足,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新兴消费品工业逐渐取代了传统消费品工业。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和高档日用消费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苑 《开发研究》1996,(4):18-19
走向生态文明何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阶段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发展中国家还在奋力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但从总体上说,现代工业文明所引发所包含的种种危机使...  相似文献   
7.
贾琼  何苑  李莉莉 《发展》2010,(11):122-123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培训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富余,输转规模庞大,同时面临技能型人才短缺,技能培训不足的矛盾,农民非农就业困难重重。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甘肃省农民工培训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苑  罗哲 《西部论丛》2006,(12):36-37
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据统计,2004年甘肃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共有12627家,占工商部门注册的工业企业总数的99.78%,它们在创造财富、扩大经济总量、吸纳就业人口、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2004年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总资产、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各项值总数的46.41%、48.34%和42.31%,吸纳着全省工业企业73.16%的从业人员。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支持甘肃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重要力量。构建甘肃中小企业支持体系,利用寨群和互惠共生体优势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地位,对提高甘肃地区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推进甘肃地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西农村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制约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林工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这一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下岗职工拓展老年服务市场的可行性分析·韩文丽何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寻求自救的角度出发,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我们认为,鼓励下岗职工投身于第三产业,特别是开拓老年服务市场是一条可行的途径。1.我国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