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点—轴”理论的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海洋产业布局主体的涉海企业在空间选址上有向中心一"点"集聚的动能.通过对我国海洋产业集中系数指标的研究,得出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具有较高的集中系数,对其它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不同的海洋产业,其布局总是多少表现为一定的区住指向,如以港口及滨海公路、铁路、海洋运输等为交通主干线的交汇点.基于此提出依托沿海三大港口群及所在区域中心城市为"点",以海洋运输、临海产业带为"轴"线的我国海洋产业"三点群两轴线"的空间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2.
外资利用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正面影响来看,外资利用有助于弥补东道国资金不足的缺口,通过溢出效应达到带动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目的,适当的外资利用有助于国内产业结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小户型住宅销售供不应求的状况,本文对小户型住宅的需求、供给状况及其供不应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房地产开发商及政府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挤出效应的发生有三种机制:(1)IS-LM模型中,由于政府投资增加,使得财政扩张进而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上升,从而挤出了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2)政府向公众借款引发政府和民间部门在借款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从而挤出了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3)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民间投资被政府投资挤出而产生的挤出效应。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并不存在着市场机制上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但我国存在着体制上的挤出效应,是一种体制症结上的挤出效应。因此并非要降低利率、消除政府与民间投资在借款上的竞争来消除挤出效应,若是如此,不但不会消除挤出效应,更会产生金融抑制。而应当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政策环境,调整投资结构,弱化挤出效应,进而增强挤入效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单春红  刘晓丽 《山东经济》2010,26(1):136-141
根据经济实力的差距将同一区域内的城市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组合,通过对每种组合中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指出:区域合作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群整体的发展,其中政府任期和政绩考核、政策干预以及利益分配比例是影响区域合作成败的三大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只有在三大因素科学协调的基础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才能朝着持续、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两种投资方式———概念投资和风险投资从投资具备的要素的差异,投资的对象,风险及其收益的差异,投资程序的差异,投资期限及投资回报周期性的差异,投融资难度及投资者对项目经营的差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国发展概念投资提供了有别于风险投资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零和博弈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目标行为模型和边际生产力模型的理论分析,论证了二者之间的零和博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用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81-2000年的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模型结论。在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零和博弈关系的条件下,我国应当采取放松民间投资的管制、促进国有投资的进一步退出等措施,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理论和实践证明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和银行脆弱性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文章分析了股票价格上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和股票价格下跌使银行脆弱性加剧的机制。分析表明:我国银行资金与股市资金存在较强的关联度,这说明我国银行资金易受到上述机制影响。因此应疏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正常联系,提高透明度;预警股市的急剧波动;加强银行的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海洋产业布局主体的涉海企业在空间选址上有向中心一“点”集聚的动能。通过对我国海洋产业集中系数指标的研究,得出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具有较高的集中系数,对其它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不同的海洋产业,其布局总是多少表现为一定的区位指向,如以港口及滨海公路、铁路、海洋运输等为交通主干线的交汇点。基于此提出依托沿海三大港口群及所在区域中心城市为“点”,以海洋运输、临海产业带为“轴”线的我国海洋产业“三点群两轴线”的空间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