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不仅影响了传统金融业务,也助推了金融体系的变革,对我国宏观调控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从理论层面剖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比较了数量调控与价格调控的作用效果。发现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均具有明显时变效应,整体上增强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同参考目标上量价调控效果存在差异,在产出水平方面,数字金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降低了数量调控的传导效率。而利率对数字金融冲击的响应以及产出对利率冲击的响应均呈现较大波动性,增加了价格调控的不稳定性;在物价水平方面,相对于价格调控,数量调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更加稳定;从贡献度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具有持续增强的影响效果。文章研究结果对优化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相结合,为深入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中、小城市以及中部地区显著;进一步基于门槛效应分析发现,当市场化水平跨越第一和第二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8年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模型分析在金融发展调节作用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总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越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但过度扩张的金融发展会起到负向调节作用;(2)宏观异质性分析发现,过度扩张的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3)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确实存在倒U形非线性影响,并且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低和技术人员占比较高的企业中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才会显著,而在是否"两职合一"企业中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