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劳动力市场上,社会资本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实质性帮助往往有助于求职者更快地找到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大多在于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资本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本文重点探讨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揭示社会资本对提高就业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我们应该加大对失业者社会资本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职业伤害的程度重和分布广的现状描述,指出职业伤害是对人力资本的危害,是一种人力资本的透支。希望通过对职业伤害的原因分析,找出降低职业伤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君槐 《商业时代》2004,(21):44-45
个人账户空账是制度转变的内生效应,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进程。个人账户实账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明确责任,共同分担原则,采取加大财政支付力度、控制替代率、开征社会保障收入税、调整个人账户的收益率和完善制度等方法来填实空账,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但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统筹制度存在着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悬殊、筹资机制与补偿机制的定位较为困难、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无缝衔接难等问题,通过构建制度衔接平台,转换划分标准,构建具有差异性的城乡统筹医疗保障体系,结合改变医疗资源布局,整合人力资源,有助于难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伦理等角度入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中国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是理顺社会保障发展思路的内在要求。对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的思考既包括对社会保障概念的重新思考,亦包括对其基本原则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国大病保险补偿方案的精准性,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中北京市的数据,结合其大病保险政策建立基础大病保险补偿方案与收入分层补偿方案,并根据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概率、平均差距、相对差距三个指标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表明,收入分层方案较之基础方案能够有效减轻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为了证实收入分层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北京市现有的医保政策模拟了大病保险基金盈余过程模型,采用线性指数平滑法模拟估算北京市2017—2027年的居民住院率与居民人均住院费用,进而预测出新方案下北京市大病保险基金未来11年的支出情况。通过对比发现,新方案的基金使用率优于基础大病保险补偿方案,并且在预测期内大病保险基金依旧能够平衡可持续运行。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病保险补偿方案的精准性,应尽快实施收入分层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7.
吴君槐 《商业时代》2008,(15):75-76
在现代社会中,养老保险产品对个人安享晚年、一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特性,本文试图通过对养老保险的产品特性分析,同时借鉴新加坡养老保险产品的成功经验,以确定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养老保险产品供给中的职能定位,为促进养老保险产品的和谐供给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