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典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古老制度,与其它类似制度相比,其融资安全性更高,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满足融资者保留不动产所有权的愿望,并在保护弱者、平衡各方利益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充分认识典权制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典权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特殊他物权,应在立法中作出使其独立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规定,并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科学地确立典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受经济、政治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债务风险日益增大.濒临失控边缘。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及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风险日益增大,濒临失控边缘,引起了社会各界夏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并膨胀的因素主要在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纵向竞争以夏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竞争的不均衡、不协调、不规范。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及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非吸储类放贷人的监管及其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吸储类放贷人体系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放贷人、非金融机构放贷人和民间放贷人构成.非吸储类放贷人的监管应以区分商业信贷和消费信贷为前提,实行统分结合的层次化伞形监管模式和适度审慎的本土化监管力度.非吸储放贷人法律制度的完善须修改金融犯罪与金融"三乱"法律法规,在准入条件、后续资金和利率水平等方面对直接规范非吸储类放贷人的法律法规作出合理调整,并完善破产、征信、担保及税收等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外证券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革已成趋势,全球证券交易所竞争日趋激烈、证券市场结构变革加速发展,我国证券交易所也面临着体制转轨与迎接竞争的双重挑战.在此国际大环境影响下,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对证券交易所是否应进行公司制改革提出建议,并指出其对其目标与阶段深入分析无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公布的"新36条"明确了我国微型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全面开放,这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上均具有制度正当性与价值合理性。鉴于国际金融监管以及国内金融民营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在微型金融监管中倡导私法治理理念的回归,采取"五位一体"多元分层的差别化分类监管模式,从市场准入条件、可持续发展保障、市场退出机制和配套扶持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对民间资本进入微型金融领域的制度环境进行全方位优化。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公布的"新36条"明确了我国微型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全面开放,这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上均具有制度正当性与价值合理性。鉴于国际金融监管以及国内金融民营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在微型金融监管中倡导私法治理理念的回归,采取"五位一体"多元分层的差别化分类监管模式,从市场准入条件、可持续发展保障、市场退出机制和配套扶持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对民间资本进入微型金融领域的制度环境进行全方位优化。  相似文献   
8.
村镇银行控股公司是以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子公司身份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由境内金融机构在绝对控股基础上与外资或民资共同发起设立.通过新设、并购、股权转换方式建立或整合其下的村镇银行子公司。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将来可以用营业让与方式脱壳设立为纯粹型农村金融控股公司,前者可比照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后者需采用机构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类伞形牵头监管模式,并应从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市场退出等多方面完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公司制度的发展,一人公司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所承认,我国新《公司法》也已确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学者们大多只是从实践角度论述一人公司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一人公司的性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对一人公司性质的评判应当突破传统理论框架,在更为科学的层面上予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立高等学校的巨额债务开始显性化。巨额的贷款负债已经成为高校沉重的负担,化解公立高等学校的巨额债务危机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从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的关系来看,政府是委托人,公立高等学校是代理人,代理问题的存在是公立高等学校形成巨额债务的一个原因。因此,健全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化解公立高等学校债务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