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相似文献   
2.
3.
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化解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价值观引导、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认识深化、理论与实际脱节以及课程体系调整没到位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切实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观目标;同时注重对西方经济学产生过程的历程以及不同经济学家思想观点的比较分析,避免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变成单纯的理论与观点灌输;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中的伦理道德导向内容.切实保持相关课程间在内容以及伦理道德观上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一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相似文献   
5.
实践中,地方保护主义及其所导致的分工水平低下的状况,在强化了产品同质性的基础上,也促进了过度竞争现象的形成.实证分析说明,如果地方保护主义的樊篱能够降低或是撤销,那么在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也会有助于消除或弱化已经存在或是潜在的过度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据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尤其是广东产业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广西自身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其他方面的相关条件,现阶段的广西在承接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首先可利用广西的特有区位和特有资源,将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而为广西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提供有效的触发器。其次,由于广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积极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助于强化对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而且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相当程度上也会促进广西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实践中这一点在广西贺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8.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区位选择通过对企业的成本、收益、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份额以及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区位选择对企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从现阶段全球大公司总部迁移的趋势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9.
经济金融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持效应与约束效应这两个方面.就支持效应而言,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的多样化有利于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约束效应而言,金融因素的制约作用表现在: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金融资产质量低劣,资金的配置效率也不高.另外,由于金融结构的变动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而不仅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需要,而且也没有发挥金融推动经济进程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郭金钟  唐玉斌 《价值工程》2011,30(14):319-320
古籍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而加强对古籍保护、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