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2.
从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美联储连续实施了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政策的效果。一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之后美国经济衰退所持续的时间来看,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8个月之后衰退就结束了;二是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上来看,美国的失业率、通胀率、金融市场的稳定都达到了目标范围;三是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上来看,金融市场稳定,市场总需求受到了激励,劳动市场逐渐恢复。最后,本文总结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财政支出对人类发展指数的贡献十分显著。因此,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强政府财政支出对社会和经济的调节力度。国外对政府财政支出影响的研究,与19世纪末提出的“瓦格纳定律”密切相关。“瓦格纳定律”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规模会扩大,或者说,政府财政支出总量会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增长。那么,“瓦格纳定律”能否获得广泛的经验证据的支持呢?由此,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迄今为止,大量的实证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的提出曾经在整个福利经济学界产生了轩然大波,并被认为是发布了福利经济学的"讣告"(Obituary Notice)。那么,福利经济学如何应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提出的挑战呢?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之后,福利经济学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  相似文献   
5.
伴随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通过文献检索,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研究的文献数量和研究内容与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历程具有高度一致性;现有的研究对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价值、原则、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对科研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分类评价、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多成就,国民经济的生产部门尤其是私营部门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仍然保持在7%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还有一部分在生存的边缘徘徊,不良债务多,亏损严重,管理不善,劳动者缺乏劳动积极性等等。在国企改革问题上,有些人认为,只要把企业置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企业改变为股份制公司,把企业的产权明…  相似文献   
7.
经济效率即帕累托效率,是根据帕累托标准来衡量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的状态。达到经济效率要满足交换条件、生产条件、定点条件三个条件。帕累托效率概念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即达到帕累托效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其他的目标例如公平、自由等等。而且帕累托效率很可能会与公平、自由主义等相冲突;帕累托效率具有与福利主义同样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消费贫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的贫困是中国贫困问题的核心。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农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来看,农村人口的总量、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第一产业的产值、以及接受小学以上教育的农民人口比例这四方面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中国的扶贫政策应该加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水平、在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的同时国家更多地分担其教育费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沉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尽了沉浮:19世纪70年代以前,它一直保持着伦理学的传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它走入了低谷;20世纪20年代,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打破了它发展的沉寂,福利经济学重新受到重视;20世纪30年代的一次大争论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折:旧福利经济学被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新福利经济学流行于20世纪30、40年代;在经过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徘徊时期之后,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出现了向效用主义和基数效用理论的回归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