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本文拟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缘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监控的需要,其内容会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而逐步丰富和完善。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②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和可靠;③提高企业经营效率;④贯彻企业既定经营方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内部审计是为了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内部审计最初主要是审查财产是否安全、完整,核查、揭露舞弊行为,其在企业内部扮演“经济警察”的角色,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对内外部信息进行检查、评价和验证。1986年4月,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企业管理当局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的...  相似文献   
2.
孟庆辉 《经济视角》2003,(12):66-67
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增加国民体育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自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提高,体育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东北地区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卫生问题逐渐引起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威胁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霉素的影响最为突出。为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保证食品质量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文详细地阐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为食品质量检验中的一项直观检验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主要检测手段,简单易学,具有其他检验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本文详细分析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特点,并列举了感官检验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以让人们对食品感官检验技术有更深刻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会议精神,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采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并详细论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6.
7.
2003年10月从中国人民银行传出消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领导小组正式成立。2004年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业素质和竞争力,必须加快金融改革,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2004年初,国家财政部动用450亿美元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这一举动拉开了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管理者制定企业战略和实施企业战略动态管理的过程。企业管理学的发展从职能化的管理走向战略性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次飞跃,它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实施和控制等手段来实现企业使命,它具有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等特点,与其他管理的关系在于:企业战略管理偏重于规划长期的使命和目标,并需要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辅助实施。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辉 《财会月刊》2005,(12):44-44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本文拟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