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澄之是现代《旅行杂志》上发文最多且最具代表性的新疆游记作者.其发表在《旅行杂志》1945-1948年上的23篇游记不以介绍新疆自然风光为要,而更多关注现实状况和边疆危机,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并注重对西域诗作、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歌民俗、地名考证等的介绍和挖掘,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捍卫领土安全确立历史文化的依据.这也体现出中国第一本专业旅游期刊《旅行杂志》已具备高度的爱国自觉和边疆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近五年关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改文章中,约有一半不同程度地主张淡化文学史教学、强化文学作品教学意识,其目的多是为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感受力,但潜动机可能与从业者对现当代文学史的不安全感与不自信有关。从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适用性、教学操作性等多角度看,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不应是末与本、仆与主的关系,而应该是经与纬、枝与叶的关系。这一观念应体现在协调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关系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新疆旅游热共同催生了新疆游记的创作热潮,梳理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新疆形象,归纳不同主体笔下新疆形象的殊异,展现不同创作主体在行旅过程中新疆想象的固化和脱落,由此可以大致呈现出新时期游记中新疆形象的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新疆文学》 (1980-1984)和《中国西部文学》 (1985-1989),展现20世纪80年代海外作家、内地作家以及本土作家对于新疆形象的不同书写,分析不同作家在书写新疆时有意或无意凸显的文化心态和心理倾向,从而管窥新疆在不同主体视野中的不同形象.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众多研究者都侧重于从自然关、人性关、人情关角度对《边城》展开分析,但《边城》还是一本表面充满纯洁与和谐、但内容臆性地阐述了人物内心深处矛盾和冲突的小说文本。《边城》文本中一向为评论界所忽略的河水、黄狗、鸭子与人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其不断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发展,这在潜在层面给本应优美和谐的环境带来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6.
结合卢前《新疆见闻》所记1946年随于右任在新疆的具体行程,可以了解到卢前在新疆丰富的文化交游活动和散曲集《西域词纪》中表现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戏剧文化等的具体历史语境。《西域词纪》体现了卢前展现新疆民俗风情、发掘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关联性的积极作为,卢前在新疆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也体现出现代行旅新疆的知识精英对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方式的深入思考。梳理卢前《西域词纪》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近现代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新疆和平稳定和民族团结大业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