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解决西部“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即通过生态系统重建、现有土地所有权和流转制度的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建立等途径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1995年以来的数据,借助Arcview软件制图,分析了甘肃省经济空间结构、三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甘肃省经济空间结构没有显著变化,呈现以兰州市为极点的单极核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发展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矿产资源分布状况与工业化存在内在的联系和耦合关系,也是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中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偏低以及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转移新趋势下,甘肃省如何抓住机遇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从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已经发生阶段性质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建立。随着市场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求约束和产品的市场实现问题等规律性的东西也随之发挥作用,消费需求的增长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成为发动机。但是,一方面,国企的改革,教育的改革,价格的改革等政策不断深入的实施,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预期支出增加,预期收入不稳定。因此,妥善解决旧的社会契约问题,消费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这对经济稳定增长会形成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土族劳动力转移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制约因素,从而发现在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咸经济圈"的建立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咸经济圈"是陕西省产业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是西安市与咸阳市经济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市的资源配置状况,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文章在"西咸经济圈"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咸经济圈"建立的原因,阐述了其对两市资源配置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西咸经济圈"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减少两地经济增长的不公平性以及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土族劳动力转移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制约因素,从而发现在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咸经济圈”是陕西省产业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是西安市与咸阳市经济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市的资源配置状况,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文章在“西咸经济圈”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咸经济圈”建立的原因,阐述了其对两市资源配置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西咸经济圈”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减少两地经济增长的不公平性以及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各城市谋求经济有效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要融入长江三角洲,上海城市发展就要符合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协调长三角。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发展遇到的产业集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且分析了上海的自身优势及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提出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吸引国际投资、深刻把握国际会展机遇和积极发展城市环境保护产业等融入长三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