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账户管理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结算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辖内金融机构有序经营、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人民银行在账户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银行账户管理已逐步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16年新疆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信贷过程划分为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违约三个阶段,通过构建三阶段联立Probit模型,识别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本文揭示了社会网络不仅仅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获取渠道,还通过影响农户的信贷履约行为,最终影响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风险,且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拥有较多个体性社会网络虽然有助于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但会降低农户的还款意愿,降低履约率,增强信贷风险;拥有较多团体性社会网络的农户具有更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会提高履约率,降低信贷风险。个体性和团体性社会网络对信贷风险的作用还受到信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展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降低农户信贷风险,在区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用镍系催化剂生产顺丁橡胶的过程中,各催化剂组分对丁二烯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产生的影响。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总结镍系催化剂体系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各因素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长期中通贷膨胀与贷币供给M1增量、汇率、外汇储备、国际原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汇储备是通贷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国际原油价格也是通贷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而外汇储备是货币供应M1增量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2017年山东和江苏两省农户家庭调查数据,将正规信贷配给分离为部分数量配给、完全数量配给、未借贷型价格配给、交易成本配给、风险配给以及自我实施型配给,借助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构建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正规信贷配给对农户福利水平影响的差异性,有效弥补以往研究视角的不足以及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六种类型正规信贷配给均对农户福利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降低了农户生产性收入、一般性资产和非基本消费支出,并且农户遭受需求型信贷配给(未借贷型价格配给、交易成本配给、风险配给以及自我实施型配给)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农户遭受供给型信贷配给(部分数量配给以及完全数量配给),这就意味着:在需求型信贷配给演变为正规信贷配给主要形式的今天,农户福利损失不仅未得到有效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6年新疆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信贷过程划分为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违约三个阶段,通过构建三阶段联立Probit模型,识别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本文揭示了社会网络不仅仅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获取渠道,还通过影响农户的信贷履约行为,最终影响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风险,且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拥有较多个体性社会网络虽然有助于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但会降低农户的还款意愿,降低履约率,增强信贷风险;拥有较多团体性社会网络的农户具有更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会提高履约率,降低信贷风险。个体性和团体性社会网络对信贷风险的作用还受到信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展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降低农户信贷风险,在区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现在是人格权利膨胀化的时代,传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需要。环境人格权是一种社会性私权,它丰富的内容充分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是环境保护的吁求在人格权法中的反映。民法中对环境人格权的保护,通过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相结合,为权利被侵害人提供相应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8.
李庆海 《价值工程》2014,(16):205-206
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做大做强、生存发展,就需要突破旧的思维瓶颈,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和谐企业建设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创新"。本文以山东梁邹矿业集团为例,简要阐述企业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