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以小型铁尾矿库为研究对象,研究尾矿渣中重金属的不同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质结合态及残渣态)及其潜在迁移能力.结果表明,大冶市大广山、小雷山和铁子山附近的5座铁尾矿库尾矿渣中Cu和Cd的含量高,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大广山旧尾矿中的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新尾矿中铁锰氧化态重金属比例较大,有机质结合态、残渣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次之.新尾矿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与旧尾矿不同,二者潜在迁移能力的强弱顺序分别为Zn> Cu> Fe> Pb> Cd和Fe >Zn >Pb >Cd> Cu.新尾矿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要高于旧尾矿.虽然Cd的潜在迁移能力较弱,但由于矿渣中Cd的含量大,生物毒性也大,因此其存在的潜在环境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