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等为投入,以"高校在校生数"等为产出,分析各地区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与公平共同提高"的原则,以效率和人均在校生数为控制变量,建立人均教育投入和政府教育投入占全部教育投入的比例的状态方程,并引入哈密顿函数,从而确定各区域人均在校生数、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投资效率等之间的长期均衡的优化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各区域的1998-2004年的各相关数据构建区域教育投资模型发现,区域教育投资增长率与初始教育投资的对数成负相关,而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教育经费增长率正相关.这说明1998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各地教育投资的差距正在缩小,开始出现β条件趋同现象,而这主要是西部大开发等政策驱动和投资体制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博弈结果对于公司治理、尤其是盈余管理治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将管理者风险偏好因素引入盈余管理的博弈中,构建了股东与管理者在盈余管理博弈中的收益矩阵,放宽传统博弈中管理者风险中性的假设,考虑管理者风险偏好因素,并通过分析求解,分析股东与管理者在盈余管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结论: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越高,股东监督手段越有效时,盈余管理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越高,管理者的潜在成本就会越大,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