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如何使给付的薪酬具有最大的激励效果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富有激励性的薪酬策略不但能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高管人员,还能影响高管的责任感和他们为企业付出努力的程度。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脱胎于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和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芝 《北方经贸》2010,(9):107-108
在全球服务外包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外包成为服务外包中发展最快的一项业务。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最关键的两个驱力。实践证明,人力资源外包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让企业的管理变得混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次不同,外包的程度也应有所不同。要尽量把大量的行政性事务活动和一部分业务性职能活动外包出去,让人力资源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产出附加值比较高的的战略性、变革性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来自于服务商的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成为影响外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服务商选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服务商选择评价方法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要素计点来进行外包服务商选择,构建了外包服务商选择的指标体系,为企业正确选择外包服务商提供了一种结构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正成为产品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根据智猪博弈理论,在和大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博弈中,消极无为的等待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应根据自身的优势,通过组建新产品开发战略联盟,依附大企业成为卫星。以速度制胜等策略来制定自己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维芝 《北方经贸》2010,(5):102-103
家族企业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比较低,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陷成为困扰家族企业发展的因素,构建人性化、制度化、分权化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的外包服务商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与外包服务商签订完外包合同之后,需要对这种外包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恰当的监督与激励是防范服务商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途径。通过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服务外包不完全契约性的分析,揭示了这种不完全契约性给服务外包带来的影响,认为企业与外包服务商要建立起一种以正式的外包合同为基础,关系合同为补充的激励机制,并运用完善的服务商风险防范机制对服务商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7.
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外包服务商进行科学评价,是减少外包风险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人力资源外包调查的结论,通过运用德尔菲法来确定服务商选择的指标、权重,构建了科学的外包服务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外包市场中企业对服务商的实际需求,并提出了比较详细的选择服务商的步骤与过程,对目前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影响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在机制的分析,寻求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进一步企业提升对于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更好的提升其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视角的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维芝 《经济师》2009,(11):174-175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核心员工已经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核心员工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以及稀缺性使得核心员工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上争夺的重要对象,对核心员工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根据核心员工自身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核心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中期和后期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看中国技术工人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芝 《经济师》2009,(10):203-204
中国技术工人的数量上的短缺,素质上的低下已经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关键的瓶颈。但技术工人的成长需要大量时间与财力的投入,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工人培养方法与途径,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中国技术工人培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